2008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年会
3月29日,第三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年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在杭州花港海航酒店盛大开幕。全国政协第九届常委,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参会并发表致辞。同时出席年会的领导还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明,省政协副主席徐冠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原国家人防办副主任王胜利等。

本次年会由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浙江省市场研究所主办,以“商业地产改变中国”为主题。业内知名专家与企业家回顾2007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历程,并对宏观调控下的2008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8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在会上公布,报告指出了2007年中国商业地产的八大现象:
一、“商业地王”频频诞生 高地价引发可持续经营忧虑
由于近几年国内多数商业地产开发持续高热,供应量过大,项目同质化严重,普遍面临招商与经营压力,“商业地王”的出现更引发了业界对后期可持续经营的忧虑。
二、开发商零售商互相渗透 跨行业经营模式引发争议
内地商业与地产企业在自身主业尚未做大做强的情况下,过早地跨业经营,将面临资本实力、人才储备、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挑战,能否顺利“克隆”国际模式取得成功尚待观察。
三、商业项目并购潮起 国内资本加入战团
近两年来,优质商业资产成为收购新热点,但往往是海外资本独领风骚。07年以来,这种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资收购个案日益增多。
四、新一波外资商业涌入 迎合中国消费升级浪潮
此前外资商业进入中国市场是以大卖场和家居业态为主,新一波外资不仅有百货、购物中心、还有西班牙ZARA、瑞典H&M等一批国际中高档知名品牌。
五、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化 零售业态调整渐成趋势
为能更好满足现代都市人的消费需求,在过去一年里,国内城市很多传统百货店先后进行了购物中心化的改造,购物中心成为了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主体产品。
六、购物中心“去主力店化” 同质化经营受冷落
主力店所占面积过大,而租金贡献比重过小,主力店自身如何实现经营差异化,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已成为紧迫课题。
七、大型商业项目纷纷延期开业 商业招商运营复杂性凸显
过去一年,一些大型商业项目纷纷延期开业,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前期开发建设上,对后期招商运营复杂性认识不足,因此在市场定位、业态组合等方面与主力商家存在较大分歧。这不仅仅造成项目的延期开业,更可能给项目的长远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八、商户集体罢市再现 商铺滥卖警钟长鸣
在经过反复验证的基本商业规则面前,无论是名气多大,人气多旺的企业,都不得不按理出牌。这对正在陆续进入招商运营阶段的各地众多大型商场及其开发商来说,无疑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年会同时颁发了2007中国商业地产年度领袖人物、2007中国商业地产年度影响力人物、2007中国商业地产杰出服务机构等行业年度奖项。